《新聞聯播》近15分鐘的頭條,釋放了重磅信號 中央經濟會十大關鍵表述
大城市住房、反壟斷、糧食安全…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下這些事 中央定調明年經濟工作重點,八方面任務明確,資本市場、房地產均涉及,來看十大關鍵表述 一圖速覽!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干貨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重要提法:五個規律性認識 釋放了怎樣的信號?詳解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有關金融的全部表述 讀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,我們梳理了十三個新看點 解讀|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提“房住不炒” 三項要點值得關注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什么貨幣政策信號 四位機構首席解讀“不急轉彎” 《新聞聯播》近15分鐘的頭條,釋放了重磅信號 大城市住房、反壟斷、糧食安全…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下這些事 據新華社12月18日消息,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。 會議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,分析當前經濟形勢,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。5000多字的會議通稿透露出很多重要信號。2021年是“十四五”開局之年,經濟工作要怎么做?大城市住房、糧食安全、擴大消費等,哪些政策將影響你生活?注重需求側改革、加強反壟斷,這些新提法又釋放什么信號? “十三五”規劃收官年有五大亮點,明年工作定調 “今年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?!睍h稱,我們保持戰略定力,準確判斷形勢,精心謀劃部署,果斷采取行動,付出艱苦努力,交出了一份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。 這份答卷有五大亮點: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,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就,科技創新取得重大進展,改革開放實現重要突破,以及民生得到有力保障。 會議同時指出,必須清醒看到,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性,我國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。明年世界經濟形勢仍然復雜嚴峻,復蘇不穩定不平衡,疫情沖擊導致的各類衍生風險不容忽視。 2021年也是我國“十四五”規劃開局之年,經濟工作要怎么做?會議定調,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,立足新發展階段,貫徹新發展理念,構建新發展格局。 目標包括: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,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,扎實做好“六穩”工作、全面落實“六?!比蝿?,科學精準實施宏觀政策,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,堅持擴大內需戰略,強化科技戰略支撐,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。會議還指出,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,堅決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現象。 從財政和貨幣政策配合方面,會議明確,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,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,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,不急轉彎,把握好政策時度效。 其中,積極的財政政策要“提質增效、更可持續”,保持適度支出強度,增強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等,同時“黨政機關要堅持過緊日子”。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、合理適度,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,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等,并要加大對科技創新、小微企業、綠色發展的金融支持,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。 明確明年八項重點工作,涉及大城市住房、糧食安全等 進一步來看,會議確定明年要抓好八項重點任務,分別是: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,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,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,全面推進改革開放,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,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,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,做好碳達峰、碳中和工作。 其中,促消費擴內需如何加碼是此前市場就較為關注的問題。當前我國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態勢良好,但“三駕馬車”的恢復并不均衡,相對于投資和進出口的恢復速度,消費明顯滯后。 會議明確,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。擴大消費最根本的是促進就業,完善社保,優化收入分配結構,擴大中等收入群體,扎實推進共同富裕。同時提出要把擴大消費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結合起來;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費購買的規定,充分挖掘縣鄉消費潛力等。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分析稱,當前全世界都面臨巨大的經濟發展壓力,中國經濟在做好雙循環的同時,一定要把我們的內需啟動起來,這是最為牢固的經濟驅動力量,不斷擴大消費挖掘中國的城鄉消費潛能,進一步做好下沉市場的擴展,從而推動全面的消費經濟發展。 此外,房地產問題一直不“缺席”經濟工作會議。今年會議稱,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,要堅持“房住不炒”定位,因地制宜、多策并舉,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。要高度重視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,加快完善長租房政策,逐步使租購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務上具有同等權利,規范發展長租房市場。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,今年包括深圳、上海等在內的大城市樓市反彈現象明顯,大城市的住房問題繼續受關注。后續預計大城市房地產政策會有三個重要變化。一是從短期管控角度看,繼續打擊各類炒房需求;二是從房地產長效機制角度看,后續在土地供應等方面會繼續發力,尤其是增加純住宅用地;三是繼續發展租賃市場,市場化租賃住房和保障性租賃住房共同發展。 會議還明確,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。保障糧食安全,關鍵在于落實藏糧于地、藏糧于技戰略。要建設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,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,加強農田水利建設,實施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;要提高糧食和重要農副產品供給保障能力;要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等。 注重需求側改革、加強反壟斷,這些新提法釋放什么信號? 按照慣例,在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之前,中央政治局都會召開相關會議,討論部署明年的經濟工作。 最近一次于12月召開的政治局會議提出,要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同時注重需求側改革,打通堵點,補齊短板,貫通生產、分配、流通、消費各環節,形成需求牽引供給、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,提升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。 這是新的提法,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新增了這一表述。此前于2015年11月提出的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”,成為貫穿“十三五”期間的經濟政策主線。對此,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,增加“注重需求側改革”的措辭,可能說明要通過新基建、新型城鎮化等擴大有效投資,引領新興產業的發展;通過完善社保、轉移支付等再分配機制,提升中低收入群體的消費能力,適當增加公共消費。 政治局會議首提的“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”,也出現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通稿中。魯政委表示,提及反壟斷可能意在強調金融創新與公平競爭之間的平衡,為了兼顧金融的效率與穩定,建議對“金融技術/設備”與“金融產品/服務”進行區分。 不久前,阿里、閱文集團、豐巢3家企業收到反壟斷罰單。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指出,要加強規制,提升監管能力,堅決反對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。金融創新必須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進行。 此外,強化國家戰略科技水平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等政治局會議提及的內容,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予以再次強調。明年八項重點工作中,第一項即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,第二項是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。 有分析稱,這一提法的背景,是疫情中我國科技創新短板及產業鏈供應鏈問題暴露。12月11日,財政部部長劉昆在發表署名文章指出,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,中央財政將統籌現有制造業專項資金,針對產業鏈不同環節,創新策略給予支持,著力構建自主可控、安全高效的產業鏈供應鏈 中財網
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