突破3萬億!機構現三年來最強大動作 跨年度龍頭已精彩登場
正是由于近年來新股的密集上市,A股在十年零漲幅下,市值始終都與中國GDP增速一樣連年攀升。滬市當前已超過日本股市,已成為道瓊斯與納斯達克后的全球第三大市場。不過這次不同的是,就是這樣高發的IPO上市,也沒能把指數打下來,各指數在7月初的一波強勁反彈后,已在高位持續盤整5個月、深滬指數還能創出新高,頻頻打臉那些一看到大漲就認為必然會大跌的死空頭。龍軒認為這兩年來指數出現一波強勁暴漲后,沒再現過去那樣暴跌回去的根本原因還在于機構占比的大幅提高、同時A股本身就處于一個低估值水平。 統計顯示,在今年新股發行創紀錄的同時,公募基金發行更是驚現三年來最強大動作。截止當前,新發基金規模突破三萬億之巨,已趕超過去三年的總和了。而從今年來的盤面我們也可明顯感覺的出,板塊個股風格明顯趨向機構化。首先:表現出的就是高價股的越來越高,如繼茅臺后石頭科技也突破千元,且股價100元以上的高達138只;其次,市場風格都偏向各行業龍頭,且只要行業景氣度好,股價推上去也不會輕易掉下來,如白酒的茅臺、調味品的海天味業、家電的美的集團等。 由此可見,基金機構實力的空前壯大,極大的對沖了IPO與大小非減持的巨額吸血。只不過機構都偏向市值大的行業龍頭,從而導致了指數運行很穩,板塊個股卻是極端分化暴跌的不少,然后不少媒體大V都自帶節奏的去罵白酒股,本質上是自己沒持有、沒站對方向而已。龍軒覺得這是不成熟的表現,畢竟當前已4000多只個股,不可能像之前那樣有大鍋飯吃了,且每個行業二八定律都是準的。 美股十幾年不斷新高看起來很牛,其實也是20%的股票賺80%的錢,未來A股這一趨勢只會夯實不會改變。龍軒認為基金募集規模超3萬億,已是過去三年的總和,這正好驗證了龍軒之前對大類資產重新配置的預判。即管理層已把房地產定位房住不炒,已把其中的金融屬性大幅擠掉;疊加這兩年P2P的全軍覆沒;理財產品收益率也不斷的下降,股市自然成為重要的資產配置渠道,這也是高層有意引導。畢竟中國高端裝備、高科技與突破中產階級陷阱,靠房地產是不行的,只能通過資本市場來加快推動與實現,這也是龍軒這兩年來一直對股市長期看好的根本邏輯。 無論是公募機構還是境外的外資機構,風格無疑都偏好業績穩定的藍籌白馬,若能疊加行業景氣度向好的,那戴維斯雙擊將會持續。龍軒認為當前新能源汽車已是全球主要經濟體推動的共識,行業確定性無疑是最高的,該產業鏈上下游個股將有望成為跨年度的龍頭。當然不少個股經過一年來漲幅已很大,要做的話也是分批來布局,且最好等回調的時候。 ![]() |